那些專家忘了告訴你的戶外運動拍片 Tips
- Ale Tang
- Jul 28
- 2 min read
Updated: Jul 29
現在用手機都可拍大片,所以今天並不是教大家怎樣調校鏡頭、快門、AE/AF、Burst Mode、構圖、穩定器等等,而是──低成本小型製作,如何確保戶外運動「拍攝」順暢?

Rain Check 通知聲
天氣永遠是戶外拍攝最大影響元素,尤其香港夏季,別說陰天大雨雷暴,八號風球都不算罕見。但策劃活動不能靠「心照」「我覺得」「應該係除非唔係」,作為拍攝活動的 PIC,於拍攝前一天要與團隊和 stakeholders 清晰確認兩件事:
翌日何時(When)、什麼天氣狀況(What)、誰(Who)、要怎樣做(How),例如「明天 0900 有雷暴就由 XX誰XX 電話通知 XX誰XX 取消拍攝」,以及
清晰說明拍攝當天再次 touch base 時間,例如「明天 0700 由 XX誰XX 電話通知 XX誰XX 確認拍攝是否如期進行」。
Storyboard 跟得夫人
即使是短短數十秒的 Reel,專業的團隊事前必須定好 storyboard,知道由 00:00:00 開始的每一秒要拍哪些畫面/主題,每一格用 pan wide-shot 定係攞 close-up 或 mood shot。大製作一點的,還要確認燈光收音、道具服飾等細節。
但這個 sketch 不是做了便算,而是要配合 rundown,製定每一格畫面的 PIC(person-in-charge)、地點場所、拍攝多少時間(以分鐘計)。因此拍攝時必須有 PIC 確保 rundown 依計劃進行;如時間許可,即場即地即刻確認每一個 shot 拍到想要的畫面,這樣之後 editing 就沒那麼痛苦。
Crew 使本都唔可以使人
做好本分是每個人自己的責任,但就算是花錢聘請的製作人員,實質上仍是 get things done 的合作「夥伴」;PIC 一點點人性化的考量,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方便。例如事前通知團隊適當的衣着,定時跟進團隊乘車交通狀況,拍攝當天準備額外的食水,過程中展示適當的關心和指引,留意攝影師的身心狀態和人身安全(攝影師專注鏡頭,難以兼備路面情況或球類的移動方向)⋯⋯甚至溝通過程中保持商業禮貌,carrot and stick,都是確保拍攝順利的軟技巧。

Comments